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11月23日 凌晨
函数极限的归并原理(海涅定理)
一、什么是海涅定理?
海涅定理的核心思想是:用数列的极限来研究函数的极限。它建立了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之间的桥梁。
在介绍定理之前,我们先回顾一下两种极限的标准定义:
函数极限
limx→af(x)=A
描述的是当自变量 x 以任意方式(从左侧、右侧、或跳跃地)趋近于 a 时,函数值 f(x) 都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 A。
数列极限
limn→∞xn=a
描述的是当项数 n 无限增大时,数列的项 xn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 a。
海涅定理的陈述
设函数 f(x) 在点 a 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。那么,
x→alimf(x)=A
成立的充要条件是:对于任何极限为 a 的数列 {xn}(即 limn→∞xn=a),且 xn=a,它所对应的函数值数列 {f(xn)} 都以 A 为极限,即
n→∞limf(xn)=A
二、如何理解海涅定理?
1. "任意路径"的检验
函数极限 limx→af(x) 要求 x 以所有可能的方式趋近于 a。海涅定理告诉我们,只需要检验"所有可能的数列"即可。
- 想象在 x 轴上,有无数个点列 {xn} 从四面八方涌向 a 点
- 如果对于每一个这样的点列,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点列 {f(xn)} 都涌向同一个高度 A,那么函数的极限就是 A
- 反之,只要找到一个特殊的点列 {xn} 趋近于 a,但 {f(xn)} 不趋近于 A,那么函数的极限就不存在
2. 两种极限的等价性
海涅定理表明,函数极限的问题可以完全转化为数列极限的问题。这让我们可以把数列极限的性质(如四则运算法则、迫敛定理、单调有界定理等)"移植"到函数极限上。
三、海涅定理的主要应用
海涅定理最强大、最常用的地方是:证明函数极限不存在。
证明极限不存在的步骤:
- 构造两个(或多个)不同的数列 {xn′} 和 {xn′′},它们都满足 limn→∞xn′=a 且 limn→∞xn′′=a
- 证明这两个数列对应的函数值数列的极限不相等,即 limn→∞f(xn′)=limn→∞f(xn′′)
- 根据海涅定理,原函数极限 limx→af(x) 必然不存在
四、经典例题
例1:证明函数 f(x)=sinx1 在 x→0 时极限不存在
证明:
构造两个都趋于0的数列:
-
令 xn′=2nπ+π/21。显然,当 n→∞ 时,xn′→0
- 此时,f(xn′)=sin(2nπ+π/2)=sin(π/2)=1
- 所以,limn→∞f(xn′)=1
-
令 xn′′=2nπ−π/21。显然,当 n→∞ 时,xn′′→0
- 此时,f(xn′′)=sin(2nπ−π/2)=sin(−π/2)=−1
- 所以,limn→∞f(xn′′)=−1
我们找到了两个趋于0的数列 {xn′} 和 {xn′′},但它们的函数值数列分别趋于 1 和 -1 这两个不同的数。因此,根据海涅定理,函数 f(x)=sinx1 在 x→0 时的极限不存在。
例2:证明狄利克雷函数 D(x) 在任意点无极限
狄利克雷函数定义为:
D(x)={1,0,如果 x∈Q(有理数)如果 x∈R∖Q(无理数)
证明: 任取一点 a
- 在 a 的附近构造一个全部由有理数组成的数列 {xn′},使得 xn′→a
- 根据函数定义,f(xn′)=1,所以 limn→∞f(xn′)=1
- 在 a 的附近构造一个全部由无理数组成的数列 {xn′′},使得 xn′′→a
- 根据函数定义,f(xn′′)=0,所以 limn→∞f(xn′′)=0
由于 1=0,根据海涅定理,limx→aD(x) 不存在。因为 a 是任意的,所以狄利克雷函数在任意点都没有极限。
五、注意事项
-
任意性:定理中要求"对于任何"以 a 为极限的数列 {xn} 结论都成立
- 要证明极限存在,必须考虑所有情况
- 要证明极限不存在,只需找到一个反例即可
-
去心邻域:定理要求 xn=a,这对应了函数极限定义中的"去心"邻域,排除了函数在 a 点本身是否有定义的影响
-
适用范围:海涅定理对于 x→∞,x→a+,x→a− 等情形同样适用,只需将数列的条件相应地修改为 xn→∞,xn→a+,xn→a− 即可
总结
| 特性 |
描述 |
| 核心思想 |
用数列极限来刻画和研究函数极限 |
| 主要内容 |
函数极限存在 ⟺ 所有对应的数列极限都存在且相等 |
| 主要用途 |
1. 证明函数极限不存在(通过构造反例) 2. 将函数极限问题转化为数列极限问题 |
| 关键点 |
"任意路径"的检验,数列的"任意性"是重点 |